心痛的根源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八月 29, 2011 小米说: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那请问,看着别人心痛我怎么也心痛?这东西会传染吗?也许,我最害怕的就是看到你难过晚上的辗转难眠,我知道不是我的胃在作祟,那是左上角的位置,它在抽搐心脏,它缺氧了吗?我怎么好像无法呼吸?那卡在喉咙里的,你快出来,求你了~看你的文字,眼眶要湿了,我强忍着。你说抱歉,我决堤了。怎么最近变得爱哭了?心痛这东西究竟有没有解药?我要问问月宫里的玉兔,看它能否借我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
同感 五月 13, 2016 今天在脸书看到朋友的一句话,深有同感:“教育孩子是需要老师与父母互相配合这个道理有多少人懂有多少人做到”。但我也很想说,家长不明白还不是最悲惨的,最悲催的是你的上司也不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送来学校就一定能学好,如果孩子没学好,还犯了纪律问题,那就是老师没教好了,典型的“学生差,师之惰”。可是我就纳了闷了,教师不是“传道、受业、解惑”吗? 没说包会呀?别说学生了,你今天若是做生意的,所有的产品都是从无到有一个个亲手做出来的,你也不敢这样打包票啊! 很多人都觉得送孩子来学校,就是学习知识,也学习做人的道理。的确,这是现代老师的工作范围,但其实这是不得已的工作。其实学生的行为问题可以不管也不理,天天对着学生生气也不好,但这就是良心问题、责任问题,老师就是觉得:我有责任把他教好,不只是成绩,而是教他做人的道理,让他以后至少还能在这个社会里混下去。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学习专业的知识,这只能证明家长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得求教老师。但如果家长把孩子送来学习家教,这也能证明他没有家教!别以为你能来学校撒泼就是你的本事,恰恰相反,这只能证明你没本事。 其实人们期望老师把学生教好这个想法并没有错,错是错在把教师想得太伟大,而又把父母的责任看得太渺小。 阅读全文
两个星期的疯狂 六月 09, 2012 回来后的两个星期,也 不懂该不该说过的是否充实,只是一味的感叹时间不够用,却又有时间去想些有的没的。 不知从几岁开始就已经学习努力不哭的,近来却学会什么叫崩溃。无力的感觉,常常油然而生。感叹自己有多渺小,不足以改变什么的渺小,虽然最近看的《力量》一直在提醒着我信念、内心的力量有多大,不要后悔,也别怀疑。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总觉得很对,也很妙,对着书本频频点头称是,但把书合上,就开始怀疑,真的是这样吗? 就这样开始想啊想的,越想越觉得自己渺小,想着想着就又哭了,枕头上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滴滴答答的眼泪提醒我,眼泪都快流干了,可心里的难过就是怎么也流不掉。 曾经一遍一遍地告诉着自己,人生要过的快乐、充实、特别。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但很多人却都在重复几乎相同的人生。我自认不甘平凡,至少不是普普通通的平凡,哪怕只有一点点不一样,一点点也好。所以我很任性的跟着自己活着,伤心快乐从不隐瞒。哪儿开心哪儿去,何时生气,发脾气。但有人告诉我,这样很容易得罪人,总要学着忍耐啊!凡事都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啊~ 听着听着,又哭了,怎么都是要我帮别人想想,怎么都没人帮我想想啊?但哭完了,还是认命了。 生活规划依然没有改变,一如往常的忙碌,与其说忙碌,倒不如说是自讨苦吃的充实。练习、练习、还是练习,会议也开个不停,最近还参加了许多打工计划,原以为我这样的充实刚刚好,但是开学了两个星期,真的开始后悔了。一切都一样,一样的学校,一样的天气,一样的多课外活动,但是不知为何中文系的老师就是异常的有个性。时间表不停地改啊改... 补课不断的补啊补... 报告不停地让我们赶啊赶... 终于明白中文系的学生都有些疯狂的原因了... 我在此汗颜... 于是,一边想着老师们的超级个性,一边担心着自己的小命... 我... 应该不会就这样挂了吧? 新的学期,新的感觉,但这些新的氛围叫我有些不知所措。好像一切都变新了,不管是上课的习惯、天气的感觉、还是人际关系、就连我和他感觉也有新的相处方式。我... 好像又和大家疏远了,不懂你们发现没?还是只有我一个人在想太多?究竟是我不习惯,还是事实就长这样? 努力的想做好所有的事,和所有人相处好,这样的我,会不会太贪心了? 阅读全文
评论
发表评论